說說舊衣回收產業鏈,舊衣回收如何盈利?
供應betway.net 燒毛坯,承接50%体育首存红利~ 染色成品訂單!微信:13801503159
一些人的“斷舍離”正在成為另外一些人的生意。
對於將“垃圾隻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奉為圭臬的廢品回收行業來說,舊衣服卻似乎不是那麼好的“資源”。
最近,住在北京的夏禹打算加入“逃離北上廣”的大潮,換個城市生活,但她遇到了一個所有遠途搬家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處理帶不走的物品。
通過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台,夏禹將一些價值較高的物品賣掉了,但是剩下的一大堆舊書、幾大包舊衣服如何處置卻成了難題。
不得已之下,夏禹打算將舊書和衣服賣給廢品回收公司。就在她在苦惱怎麼把這一大堆東西送到廢品收購點時,她發現,市麵上居然有很多可以上門回收廢品的公司,用戶可以像叫快遞或打車一樣提前預約收廢品的“運手”上門的時間,這樣自己就不用跑一趟了。
於是,夏禹通過一家廢品回收公司的微信小程序預約了運手上門。不過運手上門後卻告知夏禹,紙箱、舊書、塑料、電器,他們都回收,但唯獨不收舊衣服和鞋子,或者說隻能0元回收。
不解的夏禹在京東拍拍、閑魚、飛螞蟻等二手平台查了一圈後發現,0元回收廢舊衣物的是普遍現象。於是,她隻好抱著一大堆衣服到小區門口的二手回收點,以5毛錢/斤的價格全部處理掉了。
夏禹的遭遇並不是孤例。由於分類回收行業對舊衣物回收並不積極,導致很多舊衣物被丟棄,而真正回收的比例少之又少。
統計數據顯示,按照一件衣物的平均壽命3~4年計算,如果中國平均每年每人在購置5~10件新衣物的基礎上,每年每人遺棄3~5件舊衣物,國內每年將產生超過5000萬噸的舊衣服,而國內對舊衣服的綜合利用量僅為200多萬噸/年,綜合利用率不足10%。從存量來說,國內年產舊衣服將達到39億~65億件,家庭堆積的各種紡織品總量就超過了1億噸。
對於年產值高達1.3萬億的中國服裝市場,舊衣回收利用是一座遠未開發的富礦。粗略預計,全國可能有價值約2000億元的舊衣物被淘汰,不過開采這座富礦並不容易。
舊衣回收產業鏈
“公眾對於舊衣服回收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解”,免費上門收衣的服務平台“白鯨魚”創始人方曉東表示,實際上付費的上門進行舊衣回收的渠道一直都存在,隻不過價格比較低廉,“一公斤衣服大概是1塊錢左右。”
據了解,舊衣服回收一直以來都有明確的產業鏈,從回收到分揀處理再到重新利用,以及形成了產業。
以前端回收為例,目前回收分為傳統線下模式和線上模式,線下模式包括政府支持的回收、公益組織的回收、廢品收購企業或者個人的回收等,他們主要通過在小區、學校等地設置廢舊衣回收箱、廢舊物品回收點、流動上門回收等模式運行。而線上模式是指互聯網企業發起的網上預約的上門回收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之下,目前來看,廢舊衣物的回收還是以線下為主。
以“飛螞蟻”為例,其創始人馬雲透露,該平台目前是最大的線上廢舊衣物回收平台,在2016年回收的舊衣物達千噸,2017年增長到8千噸;到了2018年,回收量暴漲至4萬噸,他預計2019年能達到10萬噸。而另一家號稱線上排名前三的廢舊衣物回收平台“白鯨魚”創始人方曉東提到,該平台2018年回收的舊衣物達到1萬噸。
但相較於每年數百萬噸的廢舊衣物回收總量,線上模式回收的量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不過近年來隨著廢品回收成為創業熱點,也出現一些專注廢舊衣物回收的創業公司,比如“鷗燕”、“衣舊傳情”、“綠袋環保”等平台陸續成立,甚至阿裏巴巴、京東等電商平台也開始以各種形式參與到廢舊衣物回收的產業中來。
在前端回收平台對衣物進行回收後,這些舊衣物會被送到分揀工廠進行分揀處理。業內人士稱,這些分揀工廠以每噸1700元至1800元的價格購買“統貨”(不分質量﹑規格﹑品級的舊衣服)然後按照季節、衣服材料、新舊程度再進行分類。
“相比之下,分揀工廠更喜歡來自北上廣以及江浙滬、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的舊衣服,因為這些地區的衣服很多都比較新,而且質量不錯。”一家廢舊衣物回收平台的負責人王豫告訴全天候科技。
王豫稱,最受歡迎的是成色在八成新以上的夏裝,這是出口到國外的主力,剩下的衣服會做進一步的處理,比如將拉鏈、紐扣、金屬配飾等取下來進行回收,這些物品有專門的公司進行回收。以銅拉鏈為例,市麵上有人以2萬元/噸的價格進行回收。
處理之後,這些舊衣服基本上會有三個最終的歸宿:捐贈給貧困山區,出口到非洲或者東南亞,或者是再生處理。
實際上,進入“捐贈”渠道的舊衣數量是比較少的,目前大概隻有10%的舊衣服會用來捐贈。王豫認為,捐贈數量小的原因,一方麵是需要大批量接受捐助的地方越來越少,單純的舊衣服已經無法解決山區的貧困問題。
另一方麵,政策對於捐贈也有嚴格的要求,“已經不是想捐就能捐了”。按照4月19日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的發文規定,隻有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這使得很多舊衣物回收企業難以進行捐贈。
在捐贈之外,回收利用是廢舊衣物的主要歸宿。“目前飛螞蟻回收的舊衣物大概75%是用於再生處理”,馬雲稱,所謂的再生處理是指從舊衣物中挑選出那些可以進行循環再生的部分,通過分揀、清洗、消毒,然後打碎、再加工。
通常來說,如果廢舊紡織品是棉、毛、麻等天然纖維製成的,回收後經過再加工可以製成複合材料、保溫材料和填充材料。化纖服裝回收後經過再加工,可作為再生纖維利用,製成產業用紡織品,比如做成大棚被、汽車隔音棉等。
另外一些成色較新的夏裝則會用於出口到非洲或者東南亞國家,開始在另一個半球的人身上發揮作用。
舊衣回收的出口生意
在舊衣物的回收鏈條中,沒有人否認出口的重要性。多位廢舊衣物回收行業人士提到,在舊衣服回收這個產業中,出口是唯一能產生較大收益的部分。
方曉東透露,目前他們除了出口,其它的業務都在虧損,平台在用出口的盈利來覆蓋虧損,從而實現收支平衡。
據了解,根據品類的不同,出口到國外的舊衣服價格浮動非常大,通常每噸價格在6000元—10000元之間。其中,夏裝是最受歡迎的,每噸的出口價格大概5000元到6000元。“這兩天的出口價格在9100到9500元之間”,王豫稱。
中國廢舊衣物出口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最早是一些廣東的企業在做相關業務。但是近10年來,舊衣出口規模出現大幅增長,按照聯合國貿易統計數據庫統計,從2009年起,中國二手衣服出口量在全球二手服裝貿易中迅速攀升。
從目的地來看,中國廢舊衣物的出口主要輸入到非洲和東南亞。聯合國貿易統計數據庫顯示,中國對外出口的二手服裝超過60%最終出口到了非洲。而實際的比例可能更加驚人,方曉東表示,非洲是白鯨魚目前出口的頭號目的地,85%的舊衣物都出口到了非洲,出口到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占比在15%左右。
作為集中了世界最貧窮居民的非洲來說,二手衣服在非洲一度是暢銷品。有數據顯示,早在2004年,烏幹達購買的服裝中有81%是二手服裝,2005年二手服裝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服裝進口量的一半。人民日報2018年的一篇文章援引聯合國的數據稱,80%的非洲人在穿二手衣服;2017年,東非共同體進口了1.51億美元的二手服裝和鞋子。
目前,從中國到非洲或東南亞的二手服裝出口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鏈條。方曉東提到,目前舊衣出口的完整鏈路是:國外的采購商先來國內洽談簽訂購買協議和合同,之後國內工廠開始按采購合同生產,並通過第三方船務公司或或貨運公司將貨物運送至對方國家港口,國內開具提貨單,等采購商打款後,提貨單會發給采購商,對方就可以去港口提貨了。
“有些采購商是當地的商人,有些是定居在當地的華僑”,一位熟知進出口鏈條的人士稱,采購商在當地也扮演著批發商的角色,他們在提貨之後會將服裝以包為單位批發給更小的批發商,每包大概是一百公斤的衣服。
最終這些衣服會出現在當地的“米圖巴(即二手)”市場上,以每件價值幾元人民幣的價格進行出售,“好一點的可以賣到十幾(塊)人民幣”。
那麼,國內每年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的舊衣規模有多大呢?方曉東分享的數據是,目前國內有能力出口二手衣服的公司大概在300到350家左右,每家企業平均月出口量在15個貨櫃,每個貨櫃是28.5噸;不過,近期由於大環境因素,這些企業的出口也受到了影響,平均每個工廠每月的出口量隻能達到11到12個貨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服裝到非洲的出口量不小,但就非洲的總體二手服裝市場規模來看,“(來自中國的二手服裝)市場份額最多不超過20%”,方曉東稱。
上述熟悉非洲市場的二手服裝人士表示,除了中國之外,英國、德國、荷蘭、韓國日本等國家出口到非洲的規模也很大。
“非洲人的體型更偏向歐美國家的人,歐美地區的服裝更寬大”,他稱,中國人的衣服不太適合非洲人的體型。他認為,中國二手衣服之所以能大量出口到非洲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價格非常便宜。
價格便宜也是在非洲二手服裝市場的重要競爭力,這是二手衣服之所以在非洲暢銷的關鍵要素。有數據顯示,在非洲進口二手衣平均市場售價僅為新衣服的35%至40%。
不過由於價格低廉的進口二手衣服對當地的紡織業造成了影響,目前已經有一些非洲國家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對進口二手服裝的限製。
2016年7月,盧旺達,肯尼亞,坦桑尼亞與烏幹達等東非國家提高了進口舊衣服的關稅;南非《郵衛報》曾報道說,東非共同體計劃到2019年逐步停止從西方國家進口二手衣服和鞋子,重新振興自己的製造業。
不過,中國舊衣物出口商對此並不擔心,“大部分非洲國家還會需要從國外進口二手服裝”,王豫認為,至少20年內還有需求。
舊衣回收的盈利之痛
相對於中國一年上萬億的服裝業產值,舊衣回收行業的市場空間幾乎微不足道。
有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廢舊鋼鐵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元,廢紙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也高達上千億,而唯獨廢舊衣物市場規模目前僅有十幾億元。
盈利之痛貫穿於廢舊衣物回收行業的前端、中端和後端。
在前端,廢舊回收人員對於舊衣物的回收積極性一直不高。“相對於廢舊衣物,回收員更願意回收家電,金屬,紙箱等”,方曉東提到,對一個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廢品回收人員來說,回收一個洗衣機、空調、冰箱能賺幾十甚至幾百上千塊錢,但是如果收舊衣服,每公斤隻能賺一兩毛錢,“就算把三輪車堆滿,他也賺不回收一個冰箱賺的錢。”
對於上門回收廢舊衣物的互聯網平台來說,實現盈利更加遙遠;他們更多的還在探索如何覆蓋成本。物流成本是互聯網平台最大的成本,據了解,目前各家互聯網平台主要采取的是和快遞公司合作,讓快遞員上門。
但互聯網二手回收平台這種方式存在兩個問題,馬雲認為,第一是物流成本高,上門取衣的成本和用戶發快遞的成本是幾乎相同的。有平台這樣算過一筆賬:用戶一次捐贈10公斤舊衣服大概就是上門服務的盈利點;但很多時候是達不到這個數量的。另外,快遞員上門收取舊衣服本質上是一種逆向物流,這和現在的快遞模式在匹配上存在很多問題。
為了降低成本,飛螞蟻此前曾投資了一家快遞公司,專門做逆向物流。另外,他們也開始準備走到線下,鋪設舊衣物回收箱。出於降低物流成本和對於居民便捷性的考慮,馬雲認為,線下未來依然是舊衣物回收的主戰場。
由於市場總體規模較小,加上盈利艱難,舊衣物回收行業很少被資本看重。以飛螞蟻為例,其成立以來還沒有拿到過融資。馬雲成,他們不是不想融資,而是資本看不上這個行業,覺得盈利空間小;在他看來,資本更願意投資到盈利空間更大的手機回收、家電回收、廢紙回收等領域。
舊衣分揀工廠的生存狀況也不容樂觀。據了解,分揀工廠目前除了少數大企業之外,大部分都是小作坊,本質上還是人力密集型行業,“工廠管理的好,就能生存下去,管理的不好就倒閉了”。
“辛辛苦苦一年就賺二、三十萬,而且大部分還是虧損的”,另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分揀工廠的利潤非常薄,一噸舊衣服大概隻能賺200到300元,而且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和環保要求趨嚴,分揀工廠的生存越來越難,數量也在減少。
舊衣回收產業的後端過的也不容易,對他們來說,出口依然是盈利的頂梁柱,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在加劇,他們的議價權也在逐漸降低。
除了出口,舊衣的其它處理途徑幾乎都是虧錢的。以再生處理為例,方曉東提到,一噸再生材料的價格隻有200到300元左右,比如再生的汽車隔音棉,在汽車產業中是非常廉價的材料,“如果太貴了,汽車廠商沒有動力花錢來采購。”所以,再生的成本比新材料還貴,但收益很低,從經濟成本來看並不劃算。
方曉東透露,有時候處理廢舊衣物不僅沒有收益,反而要倒貼錢。比如,對於一些完全沒有用處的廢舊紡織品,它們的最後歸宿可能是發電廠,被運送至發電廠燃燒發電,但是發電廠是不會花錢買的,甚至他們還需要補貼。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舊衣回收還缺少一個產生利潤的途徑,那就是重新在市場中流通。
據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稱“廢舊紡織品聯盟”)的官方發布的一篇文章,2017年7月,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牽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四家協會,聯合向商務部流通司有關領導彙報了中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利用現狀,以及探索建立二手服裝市場的工作思路。
商務部流通司副司長尹虹當時明確表示,國家對二手服裝的政策是禁止的。
不過從政策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也在研究探索建立二手服裝市場的機製。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建議引入市場機製建立從舊服裝到二手服裝市場。
據廢舊紡織品聯盟的上述文章,尹虹當時提到,政策的調整需要充分的論證政策調整的必須要性,需要能規避政策調整後的風險,同時,需要征求相關部門(如環保部、工商總局、質監、衛計委等)的意見,也需要考慮互聯網經濟下是否有足夠的消費群體。
舊衣回收的流量入口
一方麵舊衣回收不賺錢,但另一方麵,卻不斷有互聯網公司加入到舊衣回收這個領域中,甚至京東、阿裏以及一些快時尚品牌如H&M也涉足了這個市場。
以京東為例,此前京東也通過二手平台拍拍參與免費上門回收舊衣業務。用戶可以通過京東公益“物愛相連”平台或下載拍拍二手APP一鍵呼喚京東快遞小哥免費上門收取閑置衣物。京東拍拍二手也聯合利樂、寶潔、蒙牛等企業發起了“萬物新生計劃”,並聯合一些垃圾分類領域的回收合作夥伴,進入前端回收環節。
而阿裏係旗下的天貓、閑魚也接入了飛螞蟻等幾家舊衣回收的平台,並和快時尚品牌H&M達成合作,嚐試在線上進行舊衣回收,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平台預約上門回收服務,並獲得螞蟻森林能力、購物優惠券等獎勵。
既然不賺錢,為何還有各種玩家湧入這個領域?
王豫認為,雖然各家都沒打算從舊衣物回收上掙錢,但是各有心思——京東和H&M更看重對品牌的拉動作用,以及打折券帶來的銷售額的提升;而阿裏和飛螞蟻這類平台更看重的是流量入口的價值。
“廢舊物品回收對用戶來說是一個很強的需求,我們最早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帶用戶和流量。”馬雲坦言,飛螞蟻的目標就是瞄準了流量,希望通過將流量轉化到電商業務和其它廢品回收領域,以求實現盈利。
據悉,飛螞蟻目前的營收大頭並不在舊衣物回收上,而是在電商業務上。馬雲透露,2018年飛螞蟻在廢舊物衣物回收上的營收大概有幾百萬元,但是在電商和廣告上的營收卻高達3000萬元左右。僅以電商為例,借助其公眾號上積累的上百萬粉絲,2018年其電商交易額達到5000萬元。
據了解,目前飛螞蟻除了接入阿裏係各平台外,也接入了京東、58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轉轉”,但是來自阿裏係的訂單量卻是最大的,“而且大的不是一點點”。
馬雲表示,飛螞蟻在阿裏係平台上獲得的回收訂單從最初每天幾百單到現在每天上萬單。“阿裏最開始沒有發現用戶的這個需求,飛螞蟻把這個業務培養起來了”,他稱,雖然阿裏現在也涉足了手機回收、家電回收等整個回收板塊,但是從訂單量來看,舊衣物回收的訂單量是最大的。
除了居民處理舊衣物的強需求,阿裏對用戶的另外一個重要吸引力來自螞蟻森林。據了解,在阿裏平台進行二手衣物回收之後,阿裏會獎勵790克螞蟻森林能量,遠超過大部分消費能獲得的能量,因此吸引了不少用戶,“部分用戶就是為了獲取螞蟻森林的能量來進行二手衣物處置”。
相比其它平台,“阿裏做這個事情比較成功”,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阿裏發現了這個入口的價值後,已經開始將二手衣物回收作為一個強服務入口進行推廣。
以強需求的業務作為入口吸引流量,通過電商進行變現的模式在各行各業都屢試不爽。不過歸根結底,這種模式的基礎還是建立在舊衣回收這一基礎業務上,隻有基礎業務穩固才能帶來穩定的流量。
馬雲認為,舊衣物回收平台的競爭首先體現在成本和服務上。他表示,過去幾年飛螞蟻已經進入了300多個城市,把這個行業篩選了一遍,目前合作的60多家分揀工廠是行業中規模較大比較規範的工廠。
在馬雲看來,“未來單純隻做一個環節肯定都不會好過”。此前,飛螞蟻已經投資了物流公司、出口公司和再生處理公司,並且很多合作的分揀工廠業務依賴於飛螞蟻,因此對於分揀工廠也有較強的控製力,希望未來能夠把各個環節都整合起來形成規模優勢。
無論如何,舊衣物回收行業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在互聯網思維的加持下,這個行業將會迎來何種變局值得期待。